第130章 一家就像以前一样(1 / 1)

侯门逃妾 佚名 1528 字 9天前

立刻就有衙役將他的鞋子脱了下来,鞋底有少许的白色粉末,鞋面上也有点儿。

管事上前道,“东家在药房配了些能灭虫的药粉,洒在田埂边。”

这时,其他人又看向跌坐在地上的福叔。

倒在他身边的锄头上也有这样少许的药粉。

“呸,我看你家大郎忠厚老实,才拖娘家帮你家大郎相看,有你这样的公爹,日后女方还不知要吃多少亏!”

“我明儿就回去说明实情,免得日后女方被算计了,还说是我做的孽!”

人群中的大嫂脸都气红了,她才牵线促了一双婚,就出了这档子事儿。

福叔虽然计较难缠了些,但是对家里的孩子极好,家里在村里也算富足。

再加上大郎有金人也勤快,现在在县里的河道山帮工,一个月二两,是个好小伙,她这才答应牵线。

福叔一听立刻爬了起来,“弟妹,都是我的错,和大郎无关!他一切都不知!”

他的脸色都白了,大郎性子本就沉闷,好不容易相看到他喜欢的姑娘。

现在却因为他的贪念,坏了孩子的姻缘!

他立刻看向姚十三,“东家娘子,是我鬼迷了心窍,我家大郎好不容易快要成亲了,求您宽恕!”

双儿已经见过太多次他的嘴脸,才不相信他的鬼话。

“你欺骗讹诈的时候想过你儿子吗,现在才来求,是不是太迟了!”

福叔没有见过姚十三几次,但是知道当家做主的是她。

他一咬牙立刻跪下,“东家娘子,求您饶恕我这一回,我愿意归还上次的九两。”

“我要是被抓进大牢,大郎的婚事就真的完了!”

石捕头有些不忍,他和有金的年岁相当,福叔为人欠妥,但是有金却是个忠厚之人。

上次在河道遇上,还一脸喜气地同他说,立冬就要成婚,还请他喝喜酒。

“姚娘子,他既然愿意归还钱银,就饶恕他吧。”

福叔立刻磕了一个头,一脸的哀慟之色。

“我家大郎忠厚老实,各位乡亲都是看著他长大的,他和石娃是前后月生的,石娃的孩子都三个了,我家大郎才要成婚,求大傢伙儿帮大郎求求情。”

一旁已经动了惻隱之心的农户也开始替他说话。

“是啊,老话说得好,寧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他家婚事在即,东家娘子就饶了他这一次吧。”

“是啊是啊,福叔是爱贪些小便宜,但是他家大郎为人本分,结亲不易,东家娘子就放过他吧。”

“东家娘子本就良善,怕也是不愿意看著一对快要成婚的小夫妻分离吧。”

福叔见大家现在都在帮他说话,立刻使劲儿点头。

姚十三的眸色微沉。

她看著周围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们。

没有人是恶人,但是都站在高点审判她。

一场原本是福叔贪念所至的错事,现在却因为他儿子快要成亲了,怕女方家退婚,就逼著她原谅?

这是什么歪道理!

他的儿子成婚和她有什么关係?

她冷哼了一声,“做错事的是他,要相告女方的是她。”

她先是指向福叔,隨后指向那个说明日要回娘家相告的大嫂。

“你们都不愿承担拆散別人婚事的后果,就要推脱到我的身上?”

“我的租田,他的贪念造成了我的损失,到头来,还要我来承担一切后果。”

在京城时,她要承受宋积云的嫉妒与杀心,还要成为周宋之爭的拙劣藉口。

只因为,她无权无势,无力挣扎。

现在到了定县,还要承受他们作恶的后果。

人善被人欺。

福叔看了姚十三一眼,声音不大不小地喃喃。

“东家娘子做这么大的买卖,九两不过是您指头缝里漏的一点儿茶水钱,莫不是连这么点儿肚量都没有吗”

在这里的都是辛苦劳作的平头百姓,他这话直接將姚十三放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瞬时所有的百姓都回想到了曹扒皮多年的欺压。

他们的粮,曹家不收,就没有敢收。

曹家大斗收粮,坑害了他们多少年,现在又接手一个姚氏商行,谁知会不会和曹家一样。

所谓大斗出,就是出粮按照斗数,大斗比一斗多,却只给一斗钱。

中间多的,就是曹家坑害百姓的。

而小斗进,就是比一斗少,也按一斗算,便是官收税粮入库时,小斗进库,余出来的就进了贪官的口袋。

定县的官好,都没有大斗收百姓税粮。

现在好不容易走了曹扒皮。

立刻就有农户喊道,“你们收粮的大斗,多出的那多粮,莫还不够九两?”

双儿现在收粮入库也干了这么久,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你们休要血口喷人,我们家收粮何时大斗过?!”

姚十三,“石捕头,污衊他人,按照我朝律法该如何判。”

石捕头看了大傢伙儿一眼,“按律,罚入监三个月,钱五千文。”

坐牢三个月不能干活,还要五两。

这话一出,所有退后了好几步。

帮別人说两句话可以,搭上自身去坐牢可不划算。

福叔看了下周围熟识的村民友邻,“誒,你们”

姚十三哼了一声,“本就是福叔枉顾律法,你们倒是挺热心肠,你们是能帮他坐监,还是出钱?”

坐监?

出钱?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做鸟兽散。 瞬间就只剩下福叔一人。

他这才慌了起来,可是已经晚了。

一点儿无伤大雅的小贪心,她不会计较。

她的租地大,收稻的时候遗漏也多,小孩子都来捡,她交代了管事不用驱赶。

可若都当她是冤大头。

她便没有情面。

周从显刚下马车就看到姚十三一身疲惫地从马车上下来。

他刚上前几步,她便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好似没有看见他这个人一样。

“时窈”

他的手刚抬起,就停在半空,只能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影壁后。

他的眼眸轻垂,刚想嘆息,他的身后就传来了年轻男女的声音。

“近来你都消瘦了不少,是不是苦夏吃得少了?”

“现在酷热没有胃口,不止是我,姐姐也是一样呢。”

“我记得你喜欢正街的蒸米糕,明日一早我给你买。”

“好啊,你多买些,几个孩子也喜欢吃。”

他转身就看到魏寻和双儿两人正在说话。

一个娇羞,一个靦腆。

双方的眼睛里都是对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爱意。

周从显的心更加酸涩了。

他刚想张口叫他们,两人却转身就走了。

“我听说前面新开了一家凉茶摊,比旁的更加清凉可口。”

“要叫姐姐和世子吗?”

“姚娘子恐怕已经累了,让她歇著,世子不喜这些,也不打搅他了。”

两人的背影越走越远。

周从显,“”

他喜不喜的,问都不问他,万一他喜欢呢!

那两个欢欢喜喜地走了。

屋里的那个又不愿搭理他

周从显走进院子,宽敞的院子里空空荡荡的。

只有围墙下的一棵歪脖子大树下,还有一个鞦韆。

此时,姚十三正坐在树荫下的鞦韆上坐著。

他看不到她的表情,也不知她现在在想什么。

他突然想到,当初在小院的时候,小小的院落里春意盎然,还有小骨头的欢叫声。

他按下心神。

第二日,所有人都出门后,他让工匠进门,做了一个凉亭,將宽敞的庭院一分为二。

再请来圃的工匠,在庭院的左边移栽了一个小园,再用青石板將右边的地填平。

不耽误孩子跑来跑去,也可以在凉亭赏喝酒。

一时小小的宅子里叮叮噹噹的。

晌午时,贺琢回来小憩,见到庭院被挖得乱七八糟。

“周大人这是打算重新修园子?”

周从显正在亲手种下一颗梨树。

他回头见是贺琢,“这园子缺点儿生机。”

贺琢对姜家兄妹的故事十分感兴趣。

哥哥对镇国公世子之位,嗤之以鼻。

妹妹则是对英国公世子,嗤之以鼻。

所有人追寻一生的荣华富贵,他们俩明明伸手可得。

“周大人倒是个有情趣的人,租的宅子也这般大费功夫。”

周从显从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子哥,现在一把铁锹也用得有模有样。

“若能增点儿彩,忙碌一整日回来看到这些,能放鬆身心,费功夫也值得。”

说著他抬头看了眼贺琢,“怎么?贺公子也想来帮忙?”

贺琢连忙打著哈哈地摆摆手,“这情趣还是留给周大人吧。”

周从显看了眼他的背影,隨后继续忙活自己手上的事儿。

忙活了一整日,青石板已经全部铺陈好了。

凉亭还差个顶盖,圃也移栽一半。

芙儿回来的时候,看著庭院大变样,张著小嘴巴“哇”了出来。

“好漂亮!”

秀舟只觉得这里的房子好大,好漂亮,还不漏水。

现在还有这么好看的园子。

这就是娘亲说的大户人家,只要他好好读书,科举做官,將来也会有这么好看的宅子。

芙儿的行动很快,她把她的猴子车拖了出来。

她骑到爹爹的身边,“爹爹这里好漂亮,要是小骨头在这里就好了。”

周从显看著女儿的小脸,眸光一闪。

小骨头也在。

他们就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