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柏林电影节(1 / 1)

“茂森,你也真厉害,不仅能拍好艺术电影,现在连偏商业类型的电影也拍得不错,你这些拍电影的技术都是跟谁学的?”

飞机上,田状状导演看完报纸后问道。

“自个儿琢磨的。这部电影借鉴好莱坞电影叙事风格,外面套一层港岛电影的皮,再加之我个人一些想法。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做行不行,我拍《港岛夜未眠》也是想试试。”

李茂森耸耸肩膀“李导,报上全都是这部电影的好评,这说明你这次试验成功了。”

韩参评指着报纸笑道。

田状状导演也点点头,“我看了也觉得不错,与从前看过的好莱坞爱情电影差不多,叙事结构,镜头设计,演员表演等,都做得很好,算得上一部质量上乘的电影。”

“谢谢!要是真成功了就好。”

李茂森笑道。

虽然《港岛夜未眠》首日票房成绩不错,但首日票房受到宣传的影响比较大,很多观众看在主演阵容,或者他是国际大导演的份上来看这部电影。

后续要想吸引更多观众进影院观看,关键因素是电影的质量,电影好看才会有更多观众买单。

因此首周票房数据比首日票房更具有参考价值。

“李导,要是这部电影票房大卖,接下来你是留在港岛拍电影,还是按照计划回内地拍戏?”

韩参评问道。

“先回内地拍,要是有好的剧本再来港岛拍。”

李茂森说道。

韩参评跟旁边的张主任听了都松一口气,笑道,“这样挺好的,虽然内地电影审核比较严格,资金也不足,可在内地拍电影压力不大,不管票房好坏,只要口碑不错,都不会影响到你下部电影。

在港岛则不一样,他们太看重票房,把票房成绩当作评价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环境里,导演很难获得成长的机会,也很难拍出优质电影。”

李茂森点点头,说有道理。

“哪里有道理了。”

王晓帅放下手里的杂志,推推眼镜说,“我们这行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没钱,也不是审核太严格,而是论资排辈太严重,只有老资格导演才能拿到执导权,我们这些年轻导演根本没机会拍电影,连当导演的机会都没有,说什么成长和发展?”

张园和娄烨、赵小丁,以及在隔壁看书的姜导都在点头。

“哼!谁说年轻导演没有成长的机会?”

张主任板着脸指了指李茂森,“李导,今年24岁,已经执导了三部电影,在国内外拿到众多电影奖项,成为国际着名导演,要说年轻导演没有成长机会,李导是怎么当上导演的?你们哪来的机会拍出电影《妈妈》?”

“这—”

王晓帅还要争辩几句,娄烨在旁边踢他一脚,提醒他别说了,这种事争论赢了也没用。

“嘿嘿,张主任你说的对。”

王晓帅咧着嘴笑道。

张主任瞪他一眼,拿起报纸继续看。

李茂森笑了笑,回头看到巩丽在打瞌睡,他问空乘要来一条毛毯盖在巩丽身上。

从港岛到柏林因为中途要在多哈转机,他们在路上用了一天时间才抵达柏林。

柏林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具有冷战背景,也是英美通过电影来对抗苏联意识形态的策略之这也决定该电影奖具有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

在电影节创办之初,各个电影奖项由观众投票表决,与百花奖评选机制类似。

只是观众投票选出来的电影大都比较商业化,艺术水平不高,获得金熊奖的电影五花八门,有爱情电影《幸福的夏天》,喜剧电影《霍布森的选择》,有惊悚电影《恐惧的代价》等。

虽然电影水平都不错,但从专业角度上讲,不是几届电影节上水平最高的电影。

也因此引起不少争议。

到1956年柏林电影节效仿戛纳和威尼斯,开始由国际评审团成员评选各个奖项,这种变化也导致柏林电影节评选出来的金熊奖更具有政治色彩。

柏林电影节举办时间是每年二月份,举办周期为10天,主要有主竞赛、遇见、短片竞赛、新生代、全景、论坛及特别展映等单元。

今年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有21部,除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太监李莲英》之外,还有《生于七月四白》《为黛茜小姐开车》《八音盒》《失翼灵雀》《捆着我,绑着我》《坏女孩》

等。

参加电影节的大牌明星也比较多。

他们的电影都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拿到提名。

李茂森一行人抵达柏林后,由于天气比较冷,日常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他们很少出去转,大多数时间都在酒店睡觉,或者在影节宫里看电影。

到了颁奖典礼当天,他们出现在柏林电影宫主展厅参加颁奖仪式。

也因为天气冷,连走红毯的过程都非常匆忙。

“老公,你会德语吗?”

巩丽穿着大红色旗袍,围着白色皮毛坎肩,象是个民国时期的阔太太,风情万种。

“不会,你需要翻译吗?”

“不用,我的意思是你要是获奖了,不会德语怎么发表获奖感言?”

巩丽眨眼笑道。

“说英语汉语都行,只要能拿到奖一切都好说。”

李茂森拉着巩丽走进颁奖典礼现场。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观众席在左侧中间位置,邻近《大太监李莲英》剧组和《生于七月四日》剧组。

《妈妈》剧组的张园、娄烨几人坐在左侧后方。

李茂森坐下后跟田状状导演,以及《生于七月四日》导演奥利弗·斯通聊一会儿,颁奖典礼开始了。

最先颁发的荣誉金熊奖,也就是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等,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以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是一位实力强大的导演。

“奥利弗导演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

巩丽靠过来轻声问道。

“如果明年百花奖给你颁发终身成就奖,你愿意吗?”

“我?不太合适,我这么年轻,才入行不到三年,也没资格拿这个奖。”

“奥利弗导演的想法跟你差不多。”

李茂森轻轻笑了笑,在电影界,终身成就奖主要颁发给对电影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是对电影人一生做出总结。

获得者该奖项的人一般年纪比较大,或者创作能力衰退的电影人。

后面继续颁发其他奖项。

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今年电影节没有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奖。

取而代之的是最佳个人表演奖,该奖项男女都可以获得,以及最佳联诀表演奖,该奖项颁发给配合好的男女演员。

最后获得最佳个人表演奖的是英国演员伊恩·格雷,后来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里饰演乔拉·莫尔蒙爵士,是龙母最重要的帮手之一。

获得最佳联袂表演奖的是《为黛茜小姐开车》男主角摩根·弗里曼和81岁女主角杰西卡·坦迪,两人在电影里配合很出彩。

李茂森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

在听到台上宣布他获奖时,他心里有一些激动,也有一些小遗撼。

当前欧洲三大电影节他已经拿到两个最高奖项,只差最佳影片金熊奖就能实现大满贯,可惜柏林电影节评委们不给力,让他跟金熊奖擦肩而过。

“老公,你愣着干什么,你拿到最佳导演奖了。”

巩丽激动地抱住他摇了摇。

“哈哈,李导,恭喜你又拿到大奖。”

田状状导演和韩参评几人拍手笑道。

“李导演,祝贺你,你才24岁他们给你颁发最佳导演奖,也许再过几年他们会把终身成就奖颁发给你,提前恭喜你了。”

虽然没能拿到最佳影片金熊奖,但能拿到最佳导演奖也很不错。

这也是他从业以来,拿到的第一个比较有含金量的最佳导演奖。

此外他才24岁,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来实现大满贯,不需要太着急。

李茂森在现场观众的掌声中走上颁奖台领取最佳导演银熊奖。

给他颁奖的是本届电影节评审团评委之一的罗伯托·贝尼尼导演。

他是意大利导演兼演员,当前名气不大。

后来凭借电影《美丽人生》获得很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英国电影学院最佳男主角等电影奖项。

李茂森拿到奖杯后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感谢柏林电影节,感谢评审团的信任,感谢北影厂和文化部门的支持,还感谢了女主角兼老婆巩丽,感谢《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所有成员的付出,他很开心能拿到这个奖项。

由于柏林电影节气氛比较严肃,他也没有说什么俏皮话,规规矩矩地说完获奖感言,拿着奖杯回到观众席。

在他下来后,台上继续颁奖。

最终捷克电影《失翼灵雀》和法国电影《八音盒》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

前一部影片拍摄于1969年,因涉政遭捷克当局封禁21年,到去年底捷克国内发生巨变,这部电影也随之解封。

这种电影拿到金熊奖也是应该的。

《八音盒》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拿到金熊奖也算是实至名归。

德国电影《坏女孩》和苏联电影《衰弱症》获得评审团银狮奖。

此外,《妈妈》获得“新生代”电影论坛最佳影片奖。

《大太监李莲英》和《屁股下的火焰》《沉默等于死亡》获得酷儿奖最佳影片奖。

酷儿奖主要为取向不同或者改变性别的电影设立,田状状导演听说《大太监李莲英》获得酷儿奖,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不太想上去领这个奖。

李茂森了解他的委屈,《大太监李莲英》是一部取向正常的电影,可评审团大概没看懂,才把它当成lbgt类电影。

“田导,恭喜恭喜,有了这个奖项,这部电影海外版权也能多卖一些钱。”

李茂森拍手说道。

田导听到他这样说,眉毛才稍稍松开一些,叫上姜导一起登台领奖。

当两人走上领奖台时,现场数百观众鼓掌欢呼,为两人叫好。

一开始李茂森不明白观众叫好的原因,听到奥利弗·斯通导演问两人是不是那种关系时,他才恍然大悟,跟巩丽忍不住笑了起来。

颁奖典礼结束后,李茂森凭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第4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消息也随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德意志报》称赞他是一位多产,精力丰沛,且艺术水平极高的天才导演,把他跟让·戈达尔、路易·马勒等大师级导演做比较,称他在电影上的潜力极大,也是当今影坛最值得期待的年轻导演之一。

《欧洲时报》评论称《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本届电影节艺术水准最高的电影之一,李茂森导演经过多部电影的历练,执导能力稳步提升,并且以华夏传统文化为根基,渐渐形成独特的电影风格,是亚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

《洛杉矶时报》称赞李茂森的存在让原本沉寂数十年的华夏电影开始受到世界瞩目。

华夏国内主流媒体在收到他获奖的消息后,也开始大力做宣传,称他在荣获金狮奖、金棕榈奖之后,再次在柏林电影节荣获最佳导演奖,距离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只差一步。

《华夏青年报》称他是天才导演,华夏电影行业的骄傲,号召年轻导演们向他学习,努力拍好电影,为国家电影争光添彩。

港岛《明报》《星岛日报》等媒体也对他大夸特夸,除了夸他拿到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很厉害,也夸他的新电影《港岛夜未眠》,称赞他拍电影不仅能赚到票房,也能获得荣誉。

嘉未发行公司也借机大力宣传《港岛夜未眠》,争取吸引到更多观众进入影院观看。

于佩尔问他要不要来巴黎,要不然她也可以来柏林。

李茂森告诉她不方便,这几天要卖版权,没时间约会。

不过斯蒂芬编辑联系他,有出版商想把他的小说整理成小说集发行,年内他也许会去巴黎出差于佩尔开心地答应下来。

虹姑和张国容等人也在电话里催他和巩丽快些回去,要他举办派对庆祝获奖。

李茂森叫她们别急,忙完了就回去。

在电影节结束后,他开始处理电影版权的事。

不止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国际版权,还有《妈妈》电影版权都由他负责,《大太监李莲英》

制片方也请他帮忙介绍几个国际片商。

他也没有拒绝。

经历过三次电影节,他的熟人里也包括许多国际片商,在交易电影版权时也更顺利一些。

另外,上一部《秋菊打官司》上映后,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其中在欧洲地区拿到约125万美元,在北美地区拿到142万美元票房,在亚洲地区票房约500万美元。

全球总票房成绩接近800万美元,是电影制片成本的40多倍。

现在各地片商更重视他的电影,也愿意出高价拿到电影发行权。

经过三天谈判,他与法国高蒙影业、美国福克斯影业、日本东映株式会社等电影公司达成合作,将《大红灯笼高高挂》交给几家公司发行。

其中北美地区电影版权售价65万美金,欧洲地区不包括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版权售价40万美金亚洲地区不包括华夏版权售价70万美金,澳洲地区版权售价15万美金。

《大红灯笼高高挂》目前总版权售价达到190万美金。

电影《妈妈》发行权也被他打包卖给几家电影公司,总售价22万美金,比起25万块的投入,仅凭海外版权收入就能赚到一笔。

而《大太监李莲英》方面,由于姜导不满福克斯影业的报价,决定找别的发行公司谈谈。

这部电影海外版权约在35万美元上下。

比姜导等人预料的收入低出很多。

处理完版权后,李茂森和巩丽、王晓帅、张园等人乘机先返回港岛。